中化明达“这十年”—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科技引领,全面推动集团(局)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来,中化明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期必开一特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进顶层设计,精心谋划产业布局,培育新的产业集群,以战略布局为抓手,促进资源向核心产业聚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集团(局)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十年,集团(局)积极适应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变革,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确立了“构建一体两翼产业布局,推动实现三个转型发展,重点打造四个核心能力”的“一体两翼三转四力”改革发展总思路,全面实施市场化转型举措。在巩固发展传统地勘主业的同时,多措并举,围绕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大力发展“地质+”业务,构建起以地质勘查业务为根基,以矿业开发、地下工程、生态与环境业务为支柱,金融和数字与传统主业相融合的“一根基、三支柱、两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发挥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作用。

一是坚持“地质勘查”主业根基稳固发展。在钾盐、硼、萤石、磷等化工矿产勘查与开发方面形成了技术优势,与开磷集团、国投罗钾等大型化工矿山企业开展良好合作,实现了多项“找矿突破”。在贵州开阳磷矿老矿区深部找矿中一次性探获建国以来最大的富磷矿,资源量8亿吨;在山东苍山兰陵矿区发现特大型变质沉积型铁矿,查明铁矿石资源量6亿吨;在福建建瓯市取得叶蜡石找矿重大突破,探获目前国内最大的叶蜡石矿床;在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发现一处超大型磷矿,估算磷矿资源储量5.9亿吨;在中国东部地区估算萤石矿资源量1500多万吨;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德格哈善图矿区探获大型萤石矿床。2011年以来,荣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5项。

“贵州省开阳磷矿洋水矿区东翼深部普查”,新增磷矿石资源量8亿吨,特别是新增富磷矿石资源量3.5亿吨,取得了中国富磷矿找矿的重大突破。该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地质调查局2021年度地质科技奖一等奖。在堰边上矿区进行了持续的地质找矿工作,共提交磷资源储量5.9亿吨。针对深部钻探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项目组研发了木制钻孔架桥(止水)装置、提出了抑制炭质泥岩缩径钻探工艺、创新了反承压水法固壁护孔工艺等。项目成果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

承担了两轮地调局二级项目“东部地区硼磷萤石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调查”“江西赣南-福建浦城战略性萤石硼资源调查”,建立了一套萤石矿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和综合找矿模型,助推形成了江西赣南、福建清流等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与国投罗钾公司开展良好合作,提供矿山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团队研发的地层快速划分录入系统,加快了岩心编录及后续数字化的速度,提高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采用的新型地下水分层抽水系统,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推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与竖直采卤井结合提升了盐湖深部难采储卤层的卤水回采率;开展的“地下卤水三维可视化系统建设及应用研究”项目,将实现地下卤水钾动态管理及储量计算的数字化、智能化。

二是纵向探索“地质+矿业开发”效果初显。聚焦地勘主业,加强矿业权经营,积极探索由上游地质勘查领域向中下游的矿业开发领域纵向拓展。2014年,参股的辽宁北票金矿实现股权转让收益近亿元;2020年,与开滦集团合作成立中开矿业公司,积极践行产业援疆,成功收购了新疆金川集团煤矿49%股权。2021年该煤矿创下了日产原煤上万吨的历史最好成绩,取得了建矿以来最好的经济效益;围绕萤石战略性矿种资源开发,积极开展相关矿业权调研和技术论证,寻求合作。通过投资合作、摘牌等方式,集团(局)获取国内外矿业权34宗,逐步推动矿业开发成为集团(局)支柱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矿业开发投资经营已初见成效。

三是横向拓展“地质+生态环境”、“地质+工程建设”增势强劲。重点围绕“两山”理论和提升民生基础建设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地质主业优势,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板块业务的横向拓展。

在生态与环境方面,积极拓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共建了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实施多个千万级别矿山综合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污染修复等项目。承担地调局二级项目“长江中游磷硫铁矿基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建立了磷矿和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基础支撑;参与实施的青海木里矿区一体化生态修复项目,成为高原高寒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样板工程;在河南省永城市、焦作市、贵州普安县等地实施了多个项目经费5000万元以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矿区生态修复经验;探索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遵化模式”,并大力复制推广;研发了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勘查创新技术、富硒低镉污染水田“增硒抑镉”技术等。

承担地调局二级项目“长江中游磷硫铁矿基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项目。项目成果入选了全国地质资料馆2020年度受欢迎的地质调查成果,为自然资源部“十四五”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提供了决策建议。致力于守护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在青海省木里矿区实施了8291亩的覆土复绿工程。“高原高寒地区煤炭生态地质勘查与矿山环境修复关键技术”获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勘查创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山东省9处河道底泥重金属治理项目,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约84.89万m3,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河南省永城市、焦作市等多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大大提升了城市规划区环境及旅游形象,被自然资源部及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列为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富硒低镉污染水田“增硒抑镉”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配比材料,可在2-5年内将稻米镉含量降至国家标准之内。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和白石二个镉中低污染农田土壤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相应的钝化修复试验。

在工程建设方面,依托资质、人才优势,在工程施工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施工工艺,实施了多项优质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各类省部级奖项30余项。完成了南水北调、三峡水库大坝、北京冬奥会崇礼馆、首都国际机场改扩建、北京新机场搬迁安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工程勘察和施工,实施了多个一线城市地铁的工程勘察工作和多条交通干线的工程勘察与观测工作。研发了轨道交通岩土工程三维智能信息系统、形成了倾斜建筑物纠偏加固等核心技术。参与北京大兴机场项目轨道交通1、3、6标段的支护、土方、降水工程等。项目部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先后组织骨干员工三百余人次,投入大型机械设备上百套,利用专有技术和专利二十多项。项目部全体人员克服工期紧、任务重、多专业交叉、场地拥挤、降雨频繁等困难和不利因素,团结协作,日夜拼搏,努力工作,多快好省、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每个项目。通过建筑物偏斜机理研究,形成了倾斜建筑物纠偏加固技术,并研制了配套的多功能高钻速成孔设备,在多、高层等倾斜建筑物纠偏加固中取得显著效果。实施了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工程勘察工作,包括钻探、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波速测试等,提供的工程措施建议科学合理,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工程造价,荣获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长沙花桥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勘察与设计,荣获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这十年,集团(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为集团(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统筹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构建了“一站一基地,三室四中心,六团八首席,高新并科改”的科技创新体系:一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一家盐湖中试基地,3家局重点实验室,四家创新中心;组建了一支包含3名中煤总局首席专家、8名中化局首席专家和6个科技创新团队在内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全系统有14家单位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家单位被选为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形成了以集团(局)科技经费投入为引导,各院投入为主体,政府政策红利和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二是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助力成果转化。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连久鼎卓越科技集团联合共建了“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学校科研优势、企业的专利技术和我局(集团)的工程产业化优势,实现生态修复领域产学研合作,带动了一批科研和生产项目落地;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联合建设了集团(局)海洋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海岸带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察尔汗盐湖中试基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动多个科技项目落地,获得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

三是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建立了系统的中国钾盐矿成矿规律和预测评价体系,提出“油钾兼探”深部找钾技术思路和方法,建立海相钾盐找钾指标体系,推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与竖直采卤井结合提升了盐湖深部难采储卤层的卤水开采效率;提出中国萤石矿成因类型、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建立了萤石矿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与找矿模型;提出了中国南方磷矿成矿模式,研发了深井潜水泵深部勘查找矿技术;提出了磷矿、硫铁矿山水资源恢复治理方式,建立了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自主研发了新型多支盘锚固技术、岩土工程三维智能信息系统、荧光录井装置和油砂检测装置等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主持或参编起草了《化工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规范》等50多项行业标准,编制了15个化工矿种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其中化工矿产(普及本)、钾盐矿卷、磷矿卷、硼矿卷、重晶石矿卷等5本专著已经出版。3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荣誉表彰,其中,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3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荣获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1人、黄汲清奖3人、金锤奖1人、银锤奖8人、金罗盘奖15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填图科学家”1人。集团(局)先后获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中国钾盐钾肥工业功勋企业”、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专利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

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察尔汗盐湖中试基地,致力于推动低品位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助力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参加第二届“智汇三江源 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与盐湖股份公司签约“盐湖资源查利用率提升研究项目”,并入选十大高端项目之一,3人及1个团队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中国钾盐矿产基地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子课题,提出“油钾兼探”深部找钾技术思路和方法,建立了库车坳陷3000米以浅钾盐找矿预测模型。承担青海省科技厅项目“察尔汗盐湖资源精细化、高效开发利用应用基础研究”,精细划分察尔汗盐湖固液体钾、镁、锂等资源量,服务盐湖绿色可持续开发。主编的《中国矿产地质志》钾盐、磷、硼、重晶石4个化工矿种矿卷正式出版,全面反映中国多个化工矿种资源状况、矿业历史、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局主编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磷》《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硫铁矿》《化工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正式出版实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集团(局)将坚持不懈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为新起点,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抓好地质科技工作,不断开辟集团(局)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为打造行业领先的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集团而努力奋斗!